漫谈中国建筑文化与中国馆建筑创作(4)
2010-07-19 19:48:28 作者:鲤晓飞 来源:火星时代 网友评论 0 条
3、 建筑
中国数千年来,无论宫殿、坛庙、佛寺或是官署、府第,多采用木构架结构体系,这是因为古代中国散布大量森林,木材取材方便,易于加工,由木柱、梁、枋等构件形成框架体系承受荷载,墙体不承重,可以灵活分隔空间,门窗也可以自由布置,建筑灵活性大,适应性强,同时木材施工快捷,便于加工、维护和搬迁,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步形成一套建筑结构、空间形式和构造节点的营造体系和法式。木结构系统按建筑规模和简繁要求,形成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体系。斗拱是中国建筑木构架系统中特有的结构构件,它解决了建筑屋檐出挑,使出檐部分的荷重能传到柱子上,斗拱的独特造型和在屋檐有序的布局,使结构功能与艺术功能巧妙的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一个突出的亮点。
中国传统建筑单体常采用矩形平面,由结构的开间和步跨决定,简明清晰。立面造型由台基、屋身、屋顶三段式组成,注重比例尺度和屋顶轮廓变化,屋身柱廊空透,呈现出对周边环境具有吸纳力的立体空间形象,建筑平面的确定与结构和造型互为依存,不可分割,构成一个统一体。
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建筑群围绕院落布置,沿南北轴线展开,布局均衡对称,主次分明,和谐统一,通过门室之制分隔内外空间,形成明暗、宽窄、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中国建筑从单体到群体构成一个有机的和谐整体,体现了中国建筑高超的建造技术和艺术特征,北京故宫建筑群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中国传统园林承接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自然观,以及六朝时期成型的山水审美观,逐步发展形成独特的造园体系。中国园林追求“天然之趣”:也就是对原始自然的联想,对游山玩水经验的模拟和再现。但造园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反映自然,又高于自然,对远近、高低、大小、旷奥、虚实等关系的经营以及叠山、理水、花木、楼台、桥径、廊墙等元素的组织非常讲究,计成在《园冶》中总结为“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各地的私家园林,中国园林都注重意境表达,情景交融,使中国造园艺术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思想及其生成的建筑元素和特征,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和宝贵遗产,也是我们从事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
现代建筑创作应吸收中华民族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与现代的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相结合,使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创作出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建筑作品。
本文导航
1、漫谈中国建筑文化与中国馆建筑创作(1)2、漫谈中国建筑文化与中国馆建筑创作(2)3、漫谈中国建筑文化与中国馆建筑创作(3)4、漫谈中国建筑文化与中国馆建筑创作(4)5、漫谈中国建筑文化与中国馆建筑创作(5)6、漫谈中国建筑文化与中国馆建筑创作(6)7、漫谈中国建筑文化与中国馆建筑创作(7)8、漫谈中国建筑文化与中国馆建筑创作(8)相关文章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