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漫谈中国建筑文化与中国馆建筑创作(3)

2010-07-19 19:48:28 作者:鲤晓飞 来源:火星时代 网友评论 0

传统是人类应对自然和社会严峻考验过程中积累的宝贵文化财富,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

三、 中华建筑文化在传统城市、建筑和园林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城市建筑文化的和谐观念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的顺应和对社会的融合,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建筑和园林形成鲜明的形态特征。


1、 城市


        中国传统都城注重相天法地,因地制宜的选址原则,重视地形与水源勘察,在防御、防洪、供排水、绿化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由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区、居住区组成,采用里方制的布局,据战国时《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记述了我国最早的都城规划思想。里方制的城市格局以统治者为中心,皇宫、官署、住宅的重要性逐次递减,以城郭分隔,采用方形的圈层结构和井字形纵横道路体系相结合,形成南北轴线明确、中心突出、主次分明、规划严谨、肌理清晰的棋盘式都城布局。城市道路系统大多数采用南北走向,这是适应我国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建筑物朝南北布置延伸出来的结果。数千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形态虽有变化,但城市方格形布局和城郭制一直延伸至明清,这种布局与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也与社会的结构和文化意识形态相适应,构成我国传统城市规划布局的基本形态。


2、 民居


        中国境域辽阔,自然条件丰富多样,各地的传统民居充分体现出建筑应对自然呈现的多样性:在北方,气候寒冷,坐北面南、尺度开阔的四合院与胡同街道较好的增加了冬日的日晒时间;在岭南,气候湿热,民居建筑以紧密的梳状结构与高窄的天井系统形成众多通风纳凉的阴影活动区域,成为炎炎烈日下宜人的“凉亭冷巷”;在西部黄土高原,干热少雨,黄土具有粘着力,下挖窖洞的居住形态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建材资源及地理特征来应对气候特点;在西南雨林地区,湿热多雨,竹木充足,架空深檐的干栏式民居建筑就地取材,便于建造,遮雨通风散热,并有利于避开洪水灾害;还有西藏地区的碉楼、游牧地区的毡包、东北林区的井干木屋等等,都体现出建筑与自然相协调的种种独特的方式。


        另一方面,各地住宅虽因地理与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呈多样性,但住宅中家族的血缘关系,一直成为各地居住生存的纽带,并在住宅的厅堂居室布局院落组织和主从位置上有明晰的反映。

关键词:建筑中国馆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