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之城》三级跳 新八股读解深层因素(2)
来源:Mtime 作者:鲤晓飞 发布时间:2010-07-19 14:33:37 网友评论 0 条
没有必要再谈论《暮光之城》是什么,自从斯蒂芬妮·梅耶的小说上架之后,美国各大书店的老板无不对其感恩戴德。销量未必是品质的保证,却一定是迎合了社会的某种需求,这种需求随后以另一种方式反映到市场上,便是电影票房。电影和图书在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岁月之后,已经产生了某种互助的协同效应,这也是为什么畅销书屡屡被制作成电影,或者书籍作为电影的衍生品继续热卖的根本原因了。
从《暮色》到《新月》,再到《月食》,《暮光之城》系列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三级跳,从票房黑马变作院线宠儿。没有谁会再对它感到前途未卜,因为一个知名的品牌已经诞生,然而,它是如何成就今日荣耀的呢?
爱德华和贝拉的爱情令众多少女粉丝中毒
青春万岁:纯爱动人的背后资本
正如《哈利·波特》在市场上摧枯拉朽一般,《暮光之城》系列的所向披靡也是众所周知,如果说前者的消费核心对准了天真灿漫的孩童集体,那么后者的无限拥趸便是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年。纯爱题材的图书和电影,恰是少年少女们最好的情感教科书,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每个怀春少女都会为如此浪漫的故事所动容。毫无疑问的是,《暮光之城》系列故事拉近了与青年学生群体的距离,女学生则是其中最为坚实的粉丝团,除了人手一套读物之外,院线账目的爆棚亦来自她们的诸多贡献。
而《哈利·波特》的成功也说明了成年人未必会是某种类型片的消费主体,低龄观众的消费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他们的消费能力变得有目共睹。作为可以比肩《哈利·波特》的魔幻系列,《暮光之城》的消费群体年龄稍大,开始具备某种自我的情感需求,与此同时他们口袋里拥有的零花钱更多,甚至可以赚取课余收入,从而在该系列电影的市场收益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放眼世界这样的群体潜力早已不算稀奇,暂不说电影,只看琼瑶女士的《还珠》系列在中国卖了多少本,便已经了然于心。
美国青少年的恋爱观同样相对自由,年轻的女孩会为生日派对上没有男友送花而羞愧,即使是芳龄十三的年头,也会因没拍过拖难过。所以这样的纯爱故事本身对少女们就有无限的杀伤力,这群少女的年龄,也大约集中在15-25岁。
- 2010-09-15
- 2010-09-10
- 2010-09-03
- 2010-09-02
- 2010-08-26
- 2010-08-26
- 2010-08-26
- 2010-08-26
- 2010-08-26
- 2010-08-17
- 2010-08-17
- 2010-08-13
- 2010-08-13
- 2010-07-31
- 2010-07-19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内容合作 | 图书投稿 | 招聘职位 | About CG Time
Copyright © 2008 CGTime.or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CG时代 版权所有